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干预手段,那么感统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针对哪些小孩子呢?下面为你介绍,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它主要针对以下几类孩子。
首先是存在动作不协调问题的孩子。有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动作笨拙,比如走路容易摔倒、跑步姿势怪异、手脚动作不灵活等。他们在进行诸如系鞋带、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时也困难重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感觉统合出现了障碍,大脑对身体各部分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不足。感统训练中的平衡木练习、手脚协调的攀爬训练等项目,可以有效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和本体觉,帮助他们提升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性,使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其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课堂上,这类孩子往往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写作业时也经常分心。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前庭觉功能不佳,无法有效地过滤掉无关信息。感统训练里的荡秋千、旋转类的活动,能够刺激前庭系统,增强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筛选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像拼图、搭积木等需要专注完成的训练,也有助于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还有那些在空间感知和方向感方面有欠缺的孩子。比如在陌生环境中容易迷路,对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不准确,在玩一些需要空间定位的游戏(如捉迷藏)时表现较差。感统训练中的迷宫游戏、球类运动中的传球接球等项目,可以增强孩子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和方向感。通过不断地在这些训练中感知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孩子能更好地建立起空间概念。
情绪敏感、社交能力较弱的孩子也需要感统训练。有些孩子在新环境中容易过度紧张、焦虑,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得胆小、退缩,或者过于冲动、攻击性强。通过感统训练中的触觉按摩、合作性游戏等,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集体感统训练中,孩子需要与小伙伴们沟通、协作,这有利于他们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提高社交能力。
此外,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有一定困难的孩子,比如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速度较慢,记忆力差等,感统训练也能起到积极作用。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感知觉功能,进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感统训练针对的是在感觉统合方面存在发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的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